科技日报昆明3月7日电 蚊子如何边吸血,边向人们传播塞卡病毒,甚至可能导致局部疫情大流行?如今,科学家们已摸清了埃及伊蚊的吸血策略,以及它利用免疫抑制毒素促进寨卡病毒传播的门道。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、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等科研单位,从埃及伊蚊唾液腺中经过分离纯化,得到一种免疫抑制毒素蛋白。研究人员对这种蛋白的生物化学特征和生理学活性进行了分析,发现埃及伊蚊在吸血过程中,这种免疫抑制毒素蛋白的表达活跃,它通过抑制淋巴毒素受体信号通路,在宿主吸血部位造成免疫水平低下,从而协助寨卡病毒传播。 针对这种蛋白的抗体可抑制埃及伊蚊传播导致的寨卡病毒感染,研究人员探索了埃及伊蚊成功吸血的环境适应机制,识别了新型免疫抑制剂候选药物分子,研究了虫媒病原传播的机制,还证明了淋巴毒素受体干预对控制寨卡病毒传播具有重要作用。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免疫学领域权威期刊《自然免疫学》上,文章受到了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的关注和报道。 寨卡病毒属黄热病毒属,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首次在非洲发现,它以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,对人类尤其是免疫低下的人群有较强的感染性。孕妇若感染寨卡病毒,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。2015年5月以来,寨卡病毒疫情在拉美地区大肆流行,并蔓延至60多个国家,WHO因此拉响了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警报。 据研究人员介绍,吸血节肢动物通常以其唾液腺活性成分,抑制宿主免疫和凝血反应,并从宿主身上成功获得血餐。蚊子作为分布极广泛的吸血节肢动物和第一大病原媒介动物,它能传播多种病原的机制至今还是未解之谜。